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一览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简介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创意写作专业之一,它并非脱胎于传统的作家班及写作专业,而是立足文化产业建设与创意写作理论建设的全新学科。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以创意写作引进与中国化为核心,以本科、研究生课程体系创作为依托,以教材建设为突破,以工坊建设和工坊制教学为切入口,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实践与实战相结合的路线,以服务社会,培养文化产业与创业人才为使命,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点,以教学教法理论研究为进阶,着力建设本土化的创意写作学科、创生中国化的创意写作学科理论。

 

学科建设上,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成立于2009年,开设创意写作实验班、招收创意写作方向研究生,并于2012年获批计划外二级学科,创建中国第一个创意写作学术硕士点、第一个创意写作博士点、第一个创意写作博士后流动站,2015年创建创意写作专硕点。2017年,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与英国利兹大学签约,创立中国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创意写作硕士点,与耶鲁大学、纽约大学、怀俄明大学均有相关合作项目。同年与阅文集团合作,创建中囯创意写作学科第一个网络文学硕士培养方向。


课程建设上,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团队自2004年起开始引进、翻译国外创意写作教材,2007年开始建设本土化、中国化的创意写作课程体系及创意写作学科,2009年成立上海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学科实习基地,2012年建成中国第一个创意写作本科教学体系课程,包括“大学生创意写作”等通识课程,“写作夏令营”、Writing Camp等暑期实践课程,“成为作家”等新生研讨课,专业必修课“创意写作”、“诗歌工坊”、“小说写作”、“散文工坊”、“故事工坊”、“非虚构工坊”、“儿童文学写作”、“影视剧本写作”等工坊制专业选修课程,以及高年级研讨课“国外创意写作前沿”、“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实践”等。研究生课程体系则包括创意写作理论研究、创意文本创作与研究等方向,相较本科全面的创作类课程,研究生课程更立足于国外创意写作理论的译介与阐释、本土创意写作理论的创生与突破以及创意写作教学实践研究。2015年“成为作家”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7年创意写作教育教学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改成果奖。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教学课程体系(2017年版)


教材与理论建设上,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团队不仅有译介著作如《作为学术科目的创意写作研究》《创意写作教学》《作家创意手册》等,更有《创意写作基本理论与训练》《大学创意写作》《故事工坊》《创意写作十五堂课》《创意写作基本理论问题》《小说创作技能拓展》《小说类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类型学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千秋家国梦: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类型研究》《重构文学场: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传媒与文学》等本土教材与理论著作,主持编纂的《中国创意写作研究》年刊为中国首本创意写作专业理论集刊,收录来自全国各高校创意写作专业的优秀理论文章与教改文章,为推动全国范围内创意写作的学科教学建设与理论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师生曾在《文学评论》《新华文摘》《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写作》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几十篇。其中,《中国创意写作学建构论纲》等被广为引用。现在,上海大学创意写作学科已经是中国创意写作基础理论、工坊制教学教法、公共文化政策与服务等诸方面的高地,拥有最多的资料与成果。

 

师资队伍上,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拥有一支专业素质精良、理论储备扎实的专职师资团队,不仅有葛红兵教授、谭旭东教授、陈鸣教授等多位兼顾创作与学术理论建设的资深教授,更有张永禄、许道军、谢尚发等本专业培养的人才留校任教,以及吕永林、汪雨萌等跨学科、跨专业教师扩展专业外延,形成了稳固的教学团队结构和紧密的理论传承。


葛红兵


 


上海大学创意文化出版中心执行主任,创意写作学科学术带头人。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会长、中国报告文学会创意写作研究会会长。2009年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创意写作研究中心,建构了中国第一个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及创意文化实践系统。出版学术著作《小说类型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身体政治——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一种解读》《文学史学》《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合著)等二十余部,主编有《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与创意产业研究丛书(三卷)》等。出版长篇小说《沙床》《财道》《上海地王》等,多部长篇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剧本并投拍。主要研究领域:创意写作理论与实践、小说理论与批评、网络文学研究与出版实践。

 

谭旭东


 


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教授,上海大学文化创意出版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儿童文学、文学出版与创意写作。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专家。出版诗歌、散文、童话、儿童小说、幻想小说和寓言等80多部,译著60多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20部。主持完成国家、省部级研究项目5项。在核心期刊和C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纸发表文艺理论评论200多篇。创作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童书金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和全国优秀畅销书奖等20多项。作品被译成英语、俄语、德语、波兰语、阿拉伯语和韩语发表与出版。理论著作《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许道军


 

上海大学中文系副主任,副教授,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协会秘书长,上海作协会员,签约作家。主要研究领域为创意写作学、故事设计原理与技巧、类型小说、网络文学、诗歌批评等。主编“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丛书(第二辑)”,出版专著《故事工坊》《创意写作:基础理论与训练》(第一作者)、《作为学术科目的创意写作研究》(合译)《复盘:创意写作十五堂课》(第一作者)、《城市时代的诗歌与诗学》等6部(后三部即出),主编(执行)《创意写作教程》《大学创意写作》等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4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诗歌散文在7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或转载。

 

不仅如此,自2009年招收首届创意写作博士生以来,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至今已经培养了20余位博士,如叶炜(江苏师范大学)、雷勇(西北大学)、许昳婷(厦门大学)、陈佳冀(江南大学)、许峰(广东财经大学)、王雷雷(广东财经大学)、高尔雅(华东政法大学)、高翔(上海政法学院)等,继续从事创意写作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其培养的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分布在高校、文学期刊、出版及新媒体等各行各业,如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郑周明、徐畅、徐毅成等进入《上海文学》《文学报》等,佘飞进入重庆邮电大学,为文学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专业不仅专注自身建设,更将其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与教学方法推广至全国上百所高校,并与政府、居民社区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意写作专业。每年以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为主席单位的“世界华文创意写作大会”、“全国创意写作大会”都会吸引全国高校的大量教学人员与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参加,并在各地高校建设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联合教学基地,推动了创意写作中国化实践的深入。葛红兵教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松江区、杨浦区等均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建立基层华文创意写作中心,旗下设华文创意生活书坊39家,获得“上海第四届公益伙伴日‘公益人物’荣誉称号”。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立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文化产业的振兴、创意城市与创意国家的建设,其对中国创意写作学科化、理论化以及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努力,使之成为中国创意写作专业的中坚力量。

 

返回顶部